近年來,業內相關專家表示,國內汽車市場正處于高度的成長階段,臺商的汽車零部件
數控車床加工,
模具配件,
軸類零件加工制造廠因提早布局,現階段已進入收獲階段。隨著全球經濟景氣逐漸加溫,預期臺灣模具配件產業將持續復蘇,不僅在出口市場有機會持續攀升,內需市場也會因終端需求漸增,相對應的模具配件需求也不斷增加。
中國數控車床加工,模具配件,軸類零件加工制造原先賴以取勝的低成本優勢日漸式微,進入到了一個成本不斷提升的新發展階段。低成本所支撐的市場競爭力,隨著成本提升勢必降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些勞動密集領域的跨國公司把制造環節向勞動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已經說明了這一問題。有測算表明,近10多年,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增長4倍多。工資逐年遞增是經濟發展惠及百姓的良性結果,但對中國模具配件制造來說卻意味著挑戰。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節能減排、工程塑料等對模具配件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像醫療器械行業對模具配件具有極強的依托性,很多模具配件企業涉足就顯示出勃勃生機;同時,具有傳感等功能的精密、超精密模具配件、高光無痕及模內裝配裝飾模具配件、疊層模具配件和旋轉模具配件、多色多料注塑模具配件、多層共擠復合模具配件、多功能復合高效模具配件也都是最近新興的模具配件發展方向,并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除汽車、電子、家電等傳統制造業外,航空航天、新能源、IT、醫療機械、高速鐵路等行業也為模具配件行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
世界汽車材料技術的發展方向是輕量化和環保化,減輕汽車自重被認為是降低汽車排放、提高燃燒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以轎車產品為例,其自重每減少10%,即可節約油耗6%-8%,降低排放約4%。在汽車減重過程中,塑料被普遍認為是最為理想的替代材料之一。塑料零部件的使用,除可減輕汽車自重外,還可有效降低傳動件之間的摩擦力、提高耐磨性、減少零件數量、降低加工能耗,同時增加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密封性。
汽車產品塑化趨勢提升了汽車塑料零部件的需求。目前國內外汽車行業已經推廣使用塑料作為主要材質的零部件包括:汽車行業推廣使用的塑料零部件
根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數據,2012年,我國與車船配套的各類塑料制品達到約200萬噸,以市場平均價格估算,上述產品價值高達上千億。目前,我國90%以上的汽車塑料零件都是通過塑料模具生產的。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為相關注塑產品及模具產品均提供了較為明顯的市場空間。
數控車床加工,模具配件,軸類零件加工目前,發達國家平均每輛車的塑料用量達到150公斤,預計2020年將進一步提高到500公斤/輛左右。但是,我國目前平均每輛車的塑料用量僅約100公斤,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十分明顯的增長空間。根據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未來幾年我國汽車工業將輕量化材料的應用作為汽車產品實現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下降的重要技術方向。據此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汽車行業塑化比率將進一步提高,將增加高精度、高穩定性的注塑件產品的需求。低壓一體注塑模具、注塑后壓模具、搪塑模具、發泡模具、快速驗證模具等中高端模具產品將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