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零件加工,精密軸類零件加工沖針屬于跟其他機械工具、零件類似,基本都是經過物理變化,產生形變但材料不變。
沖針的加工制造過程
1、拉絲、切斷
將經過化驗合格后的原材料,經過拉絲機拉制成所需的直徑尺寸,而后切割成一根根定長的棒狀沖針胚料。
2、熱處理
在熱處理之前先將沖針胚料在校直平臺上用千分表進行較調平直,而后把它放入高頻電爐或鹽浴爐內加熱至800~1300攝氏度,停留2~5分鐘,油冷淬硬,精淬火熱處理后針尖硬度可達Hv590-800.而后進行低溫回火處理。
將沖針夾在機床的彈簧夾頭上,根據沖針各種尖底座角度尺寸要求,分別進行研磨成型加工。
4、拋光
拋光即對表面的油漬、銹等進行清理,將表面處理干凈。
根據要求的指標指數進行檢驗,合格的可以進行裝箱入庫。
引導沖針又叫引導沖頭簡稱引導沖,根據沖壓床的需要可以有有各種造型,有A型B型HB型TAPP型TBPP型等等。
子母沖針又叫子母沖頭簡稱子母沖,在沖頭的頂端有一個小的突起,不知道名字是什么來歷,或許是因為沖頭頂端的突起吧。字母沖針可以分為標準型A型JSBP型等型號。
世界上首輛3D打印汽車問世 五金零件加工,精密軸類零件加工零部件只有40個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5日報道,世界上已經出現3D打印建筑、裙帽以及珠寶等,現在第一輛3D打印汽車也終于面世。這輛汽車只有40個零部件,建造它花費了44個小時,最低售價1.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1萬元)。
這輛汽車名為Strati,是美國亞利桑那州LocalMotors公司通過3D打印技術在為期6天的2014年國際制造技術展覽會上制造的,打印零部件和組裝共花費44小時。它只有40個零部件,而傳統汽車零部件超過2萬個。
Strati的最高時速可達56公里,電池可支持其跑193到243公里。底盤和車身都使用巨型打印機打造的部件,但輪胎、座椅、方向盤、電池、電線、懸架、電動馬達以及屏蔽窗等,都是用常規方式制造。
這種汽車可搭載乘客2人,主要由黑色塑料層和碳纖維加固層組成。LocalMotors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羅杰斯(JohnRogers)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是第一家利用3D打印技術、使用碳纖維增強型熱塑性塑料制造汽車的公司。座椅、車身、底盤、中心控制臺、引擎罩等都是3D打印的。”
LocalMotors公司希望能以1.1萬英鎊到1.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價格出售3D打印汽車,價格取決于買家選擇的型號和功能。此前,該公司已經利用類似方法制造出摩托車、電動滑板以及其他車輛。羅杰斯希望這種不太昂貴的制造過程可以加速汽車工業的革新。